首页   >   生活   >   牛年消费市场“开门红” 税收红利添动力增底气


牛年消费市场“开门红” 税收红利添动力增底气

发布时间:2021-02-23    来源:互联网    阅读:297

  牛年春节,我国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期间(2月11日-2月17日),全国批发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9;餐饮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8.4;文体娱乐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7.1。

  小小的增值税发票,透视出春节假期我国消费市场的热度,更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与潜力。

  新意浓动力足 牛年春节消费市场“开门红”

  大年三十,北京聚宝源南口店内人头攒动,在北京工作的90后姑娘小申正和几位老乡涮着羊肉。今年,是她工作后头一回没回老家过年,在她看来,和朋友一起涮羊肉,别有一番年味儿。聚宝源南口店店长马云龙告诉记者,门店采取了严格的防疫要求,使今年的春节营业安全繁荣,今年春节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618.21 。

  牛年春节,受到疫情影响,超1亿人就地过年,让餐饮业催生出新变化。餐饮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创新线上线下经营模式。年夜饭套餐、半成品年夜饭外卖销售火爆,线下餐馆里更是红红火火。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期间,我国餐饮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8.4,已恢复至疫情前常态水平,比2019年春节增长5.4。

  疫情防控需要更为数字化消费市场带来机遇,网购年货、邮寄土特产等无接触消费成为牛年春节的新选择。

  在四川,受“非必要不返乡倡议”,大量在外务工人员选择就地过年,家乡的亲人购买“土特产”快递过去,寄托思念。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获悉,春节期间,泸州泸县“土特产”销售额1903.08万元,同比增长13.29,其中,邮寄至外地的占六成。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批发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9。部分快递企业提出“春节不打烊”,邮政快递服务消费增长43.7。

  春节假期,《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等多部国产电影上映,票房喜人。“一票难求”的电影市场更是我国文化消费市场繁荣的生动缩影。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文体娱乐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7.1。

  超1亿人就地过年,这个“不一样”的春节更让外来人口聚集的地区商品消费旺盛,用工大省消费出现较快增长。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在北京、上海、广东(含深圳)居民消费分别同比增长44.2、32、31.1。

  在北京,春节期间共有8166户零售企业正常经营,较去年春节期间6277户增长30.1。74家电影放映企业正常经营,电影放映收入增长1499.3。在深圳,就地过年让不少市民选择本地游、就近游。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获悉,公共交通收入同比增长63.8,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倍,景点、公园等室外休闲场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倍。

  从纸上落到账上 税收红利为消费市场增底气

  中国消费市场“开门红”彰显出中国经济强大的内生动能,这离不开近年来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见效。降低增值税“大礼包”的两次“发放”,直接为消费市场注入动力。

  自2018年5月1日起实施的增值税改革,将原适用17税率的制造业等、11税率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税率,分别下调1个百分点。自2019年4月1日起,增值税再度下调,制造业等行业的适用税率由16降至13,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适用税率由10降至9。

  与以往减税成效更多在企业内部显现不同,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增值税税率,其效果直接体现为商品价格降低,让普通消费者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让出的利润和降价空间。

  在福建厦门,湖里老工业区的服装企业欣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陈国汉告诉记者,制造业的增值税税率下调,让企业和消费者获得感十足。陈国汉说:“税率下调为企业节约了税收成本,提供了更大的定价空间。春节后,春装就要上市,价格会更为亲民。减税红利通过价格传导机制,让我们的消费者直接获益。”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为持续扩大内需、促进市场消费,税务系统多措并举,帮助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促稳中国经济基本盘。从人均消费支出角度看拉动内需还有广阔的空间,税收部门实行利好于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和销售企业的优惠措施,让企业能够充分享受到降低成本的收益,在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持续拉动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