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广州耀华爸爸万字长文写女儿真实经历,校长读完后这样回复......


广州耀华爸爸万字长文写女儿真实经历,校长读完后这样回复......

发布时间:2019-12-12    来源:互联网    阅读:402

  在广州耀华庆祝五周岁生日之际,我们收到一篇来自广州耀华八年级家长有感于校庆的万字长文,让人印象深刻。

  文中细数与学校从初次相识到由衷信任的真实点滴,有赞美和肯定,有对问题的直言不讳,有对教育过程的深度思考,更有对师者和校方的坦诚建言。

  对于褒奖,我们欣然接受,感恩鼓励;对于建议,我们更加珍视和欣赏,因为那意味着更深的洞察、更高的期待和更大的责任。

  接下来,我们将与你分享这篇文章,并且邀请广州耀华中方校长尚尔娜女士对文中谈及的重要话题进行回应。

  希望借此机会,让你感知当下以及未来耀华的样子。

  (考虑到篇幅长度,下文对原文有删减。为尊重隐私,文中孩子姓名为化名。)

云图片

  编辑 | Ivana

  01 为何选择耀华

  最近,广州耀华学校迎来了建校五周年纪念,真是可喜可贺!

  这五年来,我们几乎一直追随着学校前进的脚步,见证着学校从初始阶段的艰难曲折中奋起,一步一步走上正轨,发展壮大,并和孩子一起选择这所学校作为求学之地。

  作为家长,在五周年校庆的日子里,我们固然有由衷的欣喜与祝福,更有对学校的点滴回顾、思考、展望与期盼。

  为什么我们当初会让孩子报读广州耀华而不是其他学校呢?

  作为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我们常常观察思考国内教育界,尤其是基础教育体制的种种现象和问题,比较清楚体制内公立学校的教学模式及其得失利弊。

  我们认为公立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实践方法,不适合自家孩子的成长,于是很早就把孩子的教育与国际学校挂钩。

  我们遍访了广州地区的所有国际学校,逐一参观考察,除了耀华,其他学校都不令我们满意。

  我们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我们要找的,是一所不屈从于资本最大化 增值的旨意,避开国内公立学校的教学弊端,对社会的未来有强烈的前瞻 ,并同时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 和丰富的国际教育资源 ,能够承托起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愿望,助力孩子在渊深博大的中华文化 里扎下厚实的人生根基,而且学贯中西 ,助力孩子踏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把握自己人生的方向与命运,成就自己的事业与价值的国际学校。

  这样的要求近乎苛刻。

  然而,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广州耀华,而且可以说,耀华至今依然是广州地区唯一能够满足上述期待的学校 。这样的评价,毫无恭维之意。

  对我们来说,耀华的特色与优势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首先,耀华的称谓、它内在的寓意、以及它创校的理念和宗旨,至今依然体现了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家国社稷情怀 ,得到这批人的内心认同。这一点在西方文化思潮席卷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阶层普遍崇尚西方文明与西式教育的当下,就显得尤为可贵。

  其次,它是一所具有八十多年历史的老牌学校 ,走过了坎坷跌宕的岁月,积累了丰富厚重的办学经验。它吸取了东西方教育的精髓,建立了独特的中西合璧、中西并重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学生们学贯中西,培养深厚的文化根基与宽阔的国际视野。

  再次,广州耀华并不是一所单体的学校 ,它背靠的耀华教育机构实力雄厚,在香港、内地和国外都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广泛的社会脉络,因此而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很强的调节能力,使学校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调整提升至机构所设定的正常的教学标准,保障学校的正常运作。

  还有一点,就是学校对于教师队伍建设与软体管理系统 的重视,都令人印象深刻。

  广州耀华创校初期,我们来学校参观考察,第一印象就明显感觉到新学校的仓促和狼狈。当时广州耀华的硬件设施和软件体系都还不完善,很多岗位缺人,人心浮动不稳,教学成果惨淡。那时的耀华在社会上的声誉并不好。

  在我们参观的过程中,恰好遇到一位来学校检查工作的耀华机构的督学

云图片

  我们忘了这位督学的尊姓大名,只记得他是一位五十多岁的面目清癯、文质彬彬的学者型中年人。

  据他介绍,他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少年时代就读于香港,后来在国外留学,学成后留英工作,在英国教育界工作十余年后返回香港,任职于耀中教育机构,负责内地学校的课程体系构建、教师招聘与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日常教学运作与评估等工作。

  我们和他在校园里单独聊了两个多小时 ,他详细而系统地向我们介绍了耀华创办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初衷愿景、宗旨理念、课题大纲的设计、未来预判与规划、教师招聘与培训机制等等诸多实实在在的话题 ,让我们对耀华的前世今生有了比较系统而且深刻的了解。

  这位督学谈吐雅儒,思路清晰,见解精辟独到,让我们从言语之间就能够感受到他渊博的学识和高洁的品性修养。当时我们就想,如此优秀的人愿意在一个机构里服务终身,那么这个机构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否则留不住这样的人才(编者注:作者提及的时任督学为叶天有先生,叶先生现为耀中耀华机构区域总监暨桐乡耀华校长)。

  根据“人以类聚”的社会规律,我们猜测耀华机构的工作人员,至少是其中的中高级管理者,在本质上大概都近似于这个类型,才能凝聚出一个互相吸引的、良好的工作气场或能量场,这折射出耀华机构的选材用人标准

  建立并推行这套标准的核心人物,必定是一位更加了不起的领袖,才能使一众英才心悦诚服,凝聚共识,同心协力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

  基于这样的体会和认知,我们判断广州耀华当时的混乱惨淡只不过是初创期的非正常状态,它必然要经过磨合锤炼,向机构的标准回归。

  因此,我们就把广州耀华纳为重点关注、重点跟进的学校。

  后来两年,我们看到学校逐步走上正轨,我们很高兴,觉得学校前进的方向和步伐符合我们的预期,基本上确定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学校。

  随后,我们陪孩子两度前来学校参观体验 ,孩子很喜欢这所学校。尤其遇到毕业于同一所小学,正在耀华读中学的师兄学姐们,孩子通过与他们交谈,看到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听他们讲少年人感兴趣的话题,孩子就更喜欢这所学校。于是,小学毕业前,我们家孩子就顺理成章地报考耀华,并被学校录取。

  02 让人意外的家委会

  孩子入读广州耀华后,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课程、新要求、新挑战以及新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难免要进行重大的调整和适应。为了协助孩子进行必要的调整,在其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我争取进入了学校的家委会

  通过家委会的历次会议,我有机会和学校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老师以及主管领导进行近距离的沟通 ,有机会了解到更多关于学校办学思路和实践体系的细节详情。

  对人与事的观察了解,使我不断验证了当初对于学校的判断:这是一所成熟的、以体系为办学导向 的学校,很多事情的处理,基本上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比如:去年发生在上海一所国际学校的变质食品问题,影响波及全国,广州耀华自然也卷入其中。

  面对许多家长的质疑,学校以开放透明 的态度接受家长们的监督和意见,并以更高的标准进行整改,最终赢得家长们的认可与信任。

  对于家长提出的一系列关乎师生安全的隐患,学校相关部门虚心聆听 ,然后向家委会提出解决的方案与进度,并且按时完成改造 工程。

  对于家长们一直牵挂的学术问题,学校的任课老师和各个科目的负责人,乃至学校的最高管理层,屡屡就此向家委会说明学校的提升方案,并以扎实的数据 说明实施方案后的效果。

  每次家委会与学校相关部门举行的会议,都有明确的主题,回顾、总结、提案、讨论等环节环环相扣,言之有物,从来不走过场,不流于空泛,不搞形式主义 ……

  所有这些努力,都让家委们感受到学校对家长的开放、平等、信任与重视的态度 ,感受到老师们对于孩子成长的关注与热爱,感受到老师们对教育事业热忱执着,以及他们的专业修养与职业品格,并赢得了家委们对老师由衷的赞誉,以及对学校的真诚维护。

  03 孩子想过转学

  我家孩子在耀华的第一个学期经历过一次重大而深刻的调整,并向我提出转学的要求 ,同时也列举了若干促使其萌生转学念头的现象与原因。这些现象与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我就此和年级的其他家长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讨论,听取其他家长的反映,征询他们的意见。后来分列出孩子个人的问题清单,与年级普遍性的问题清单,并一一提交给校办的老师。

  校办 老师很快答复,约我到学校和各科老师针对孩子的个人状态进行会诊 。学校对于个别家长提出的问题的快速反应 ,令我大为惊讶并深受感动。

  更令我深受惊讶和感动的是,当我走进会议室,赫然看到里面竟然坐满了人!

  除了孩子的任课老师之外,还有各个科目与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甚至学校的最高领导也位列其中。我完全没有想到学校对于单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会如此重视 !

  会议进行得相当高效 ,各科老师分别就孩子的心态、动力、方法、习惯、个性、潜能与现状作了坦诚的描述,还原了孩子在学校学习与生活的真实全貌。

  大家也毫不讳言学校大环境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进入青春叛逆期的少年人所造成的影响,并以点带面,探讨了改善甚至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随后,我和孩子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详谈,把跟校长和老师们开会的情况向孩子做了原原本本的介绍,并转达了校长和老师们给孩子的建议与期望。由于会议很有针对性,讨论的话题具体明确,孩子听了也非常服气,非常受用。

  我们一起回顾了当初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与初衷,客观看待学校虽然还有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状况,但学校毕竟是在不断进步提升 的过程中,所以我们也要在主观意识上找自身的问题,不断自我调整,自我要求,自我提高。

  最后,孩子彻底打消了以转学回避问题的念头 ,愿意面对挑战,愿意作出自我调整。如今,孩子在各个方面都不断进步,整个人的状态令人欣慰。

  04 这就是教育的本意

  至于在年级里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话题 ,比如:学风、纪律、攀比、化妆以及如何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等等,都是令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们召集了几位家长代表,另外安排时间到学校,和校领导以及相关的老师与部门主管一起开会探讨。大家开诚布公地陈述各自的观点和角度,一起查找引起问题的原因,共探解决之道

  家校双方一致同意,这些问题大部分不局限于某个年级,而是学校的一种普遍现象,甚至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带着时代的特征与烙印

  这就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也不是单纯依靠学校内部资源与内部力量就可以显著改善的。当然学校会思索出一系列对应的措施,但它需要家庭的参与和配合 ,家校达成共识 ,紧密合作 ,才可以解决。

  这次会议让家长代表们感到满意,大家积极向其他未能与会的家长作宣传解释,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和赞赏。

  大家在家庭教育方面自觉作出反思 ,并拿出诚意和行动加以改善,孩子们受到无声的感染与熏陶,自然也会随之产生可喜的变化,这也是孩子们学习风气不断优化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我们年级的家长外,中学部几乎所有年级的家长都相当关心学校的学风学业成绩 的问题。

  因此,每当学校家委开会的时候,中外校长都会亲自出席 会议,与家委们面谈,聆听家长们的心声,向家长们介绍学校在保持开放式教学的前提下,陆续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尽量减轻家长们的担忧与焦虑。

  如今,学校招生的标准越来越高,生源质量越来越有保证,校园里的学风日趋严谨,纪律日趋严明,同学们的学业成绩也在稳步提升,社会人士对广州耀华的评价越来越趋于正面。

  更为难得的是,在学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学习任务变得繁重,作业量加大的情况下,广州耀华的学子们依然笑容灿烂,阳光自信 ,焕发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同学们关注的焦点、议论的话题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作为初中学生,同学们的人生目标不见得已经明确,但是他们都逐渐激发出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并正在思考、选择自己人生发展的方向。这是孩子们心动力开启,内驱力增长 的表现,是非常令人欣喜的状态,也是学校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前两周,孩子和我聊天,聊起现时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孩子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以及对周边环境的评价是:幸福美满! 原因是师生关系良好,同学关系密切,学习风气扎实严谨,你追我赶,互相促进

  我觉得这样的评价已经近乎礼赞 了!

  这是孩子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对自己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高度认同,也是对自己现状的高度认同。

  孩子在学业要求越来越高,学习任务越来越繁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能够保持一个平和与欣赏的心态 ,有一份幸福美满的愉悦感 ,这就贴近了教育的本意 ,很好!让孩子在这样的氛围里接受教育,我也就倍感放心。

  05 家长会原来可以一对一

  要了解耀华老师们的学识素养,除了通过学校家委会的会议与课程介绍会的接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

  耀华的家长会颇具特色 ,它不像国内学校通常采取的班级所有家长汇集在一起,听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宣讲一些普遍性的话题,而是每科的任课老师与学生及其家长单独面谈 ,谈话内容主要涉及该学生在该科目学习中的态度、表现与成绩 等等,很有针对性与具体性

  这样的家长会,既可以让家长比较客观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各个科目中的真实的学习状态 ,也可以通过老师的会前准备以及会中言谈,了解老师 的授课思路、逻辑能力、目标设定、进度规划、进而感受老师的专业水平、敬业程度、工作热情、品格风度、人文涵养等等,就可以大致知晓孩子师从于什么样的人物。

  就我们亲身的接触与观察所知,广州耀华如今的教师队伍总体上是关爱学生,有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学术功底比较扎实,有上进心和责任感,虽然离上乘之选还有距离,但总体上是称职的,令人认可的,也是应该受到尊敬的。

  实际上,真正优秀的老师是全社会的稀缺资源 ,哪一所学校都缺。耀华重视体系运作 ,想必也重视对师资队伍的培训与提升 ,因为师资队伍是教学体系中相当关键的部分。

  老师们对学校的宗旨理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的专业水平、职业操守、学识涵养、为人处世的品格情操等等,构筑了学校教学水平的底部

  客观而言,广州耀华汇聚了一些相当优秀、锐利、有承托力和带动力的老师,这些老师是各个科目的发动机,他们会把学校的教学底部构建在一个相当不错的位置。

  06 与叶国华教授面对面

  除了平时与学校领导层、各学科和各部门的主管、以及任课老师的接触之外,我们还有幸与耀华教育机构的董事局主席叶国华教授见面

  当面聆听这位令人尊敬的长者 讲历史,讲当代,讲未来,讲教育,讲人生,讲生活……是十分难得的机会。

  我们从中可以感受耀华教育机构的掌舵人和精神领袖的阅历智慧、学识涵养、品格情怀、眼光格局和胸襟境界,我们就可以明白耀华人才荟萃的原因,进而大致推测出耀华机构在教育领域能够登上什么高度,在社会上能够赢得什么声望与地位。这一点又和广州耀华两位校长的名校目标相呼应,这应该也是校长们的底气之一。

  一个机构,其前线同事 有良好的专业技能、敬业爱岗、勤勤恳恳、热情负责、乐于奉献、富有进取精神;中高层管理者 除了具备深厚的专业底蕴和职业素养之外,还具备良好的眼光、胸襟、决断力;掌舵决策者 在所有这些素质涵养之上,还具备了卓越的人格品质、人文精神与社会关怀,那么这所机构必定是前程远大,不断进步的。

  我觉得,耀华正展现出这样的气质和潜能,这是我对学校抱有信心的根本原因

  07 几点建议

  说了耀华的诸多优势与特色,那么学校有没有不足之处需要提升 的空间呢?我认为一定是有的。

  学校实行双班主任制 ,即每个班级都配置了一位中方班主任和一位外方班主任。这个制度非常有特色,它的设计理念是为了给孩子们从小营造双语学习的环境,提供跨文化视角,培养孩子们兼容接纳、融合转化、换位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这个制度在教学实践中深受学生们的欢迎,证明是一个成功之举。也许,这个制度还可以继续深入探索 ,挖掘出更丰厚的内涵和价值。

  除了老师队伍需要不断充实与加强 之外,学校提倡的“与仁爱结盟,与文艺结盟,与科技结盟 ”的理念,也要全面均衡地贯彻落实。

  就个人的观察,学校的文艺与商业金融气息比较浓厚,科技氛围 就略显单薄。今年的毕业生入读国外大学的名单也反映出这样的现状,在我的印象中,入读艺术类和商科金融的同学相当多,读科技类的毕业生比较少。

  科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力,更是产业升级的发动机,未来的社会是科技先导的社会,谁能科技领先,谁就能登顶人类文明的巅峰。所以,学校是否评估一下,要不要加大在科技教育方面 的投入,加强科技氛围 对同学们的滋养与熏陶?

  说到未来,我们不妨一起展望。我一直觉得耀华是一所未来感和未来意识 都比较强的学校。教育始终都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

  学校能不能根据过往的历史轨迹和社会现状,预测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前瞻未来社会将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人去解决问题?

  再根据这样的研判去提前布局,提前调整教学的思路与方向,使教学更加顺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助力学生成长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最后,期望耀华能够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培养孩子们以光耀中华为己任,在国际化的潮流中,在兼容西学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民族认同和文化根源

  絮絮叨叨地聊了这么多,无非是因为孩子已经在广州耀华就读,耀华成了孩子的母校,并给孩子带来终生的影响。作为家长,我们也因此与学校建立了某种联结。

  在五周年校庆之际,我们衷心祝愿学校越办越好,一步步走向卓越辉煌,供给孩子们更丰富、更深邃的知识滋养、品格滋养与心灵滋养,使孩子终生受惠,终生感恩母校,并终生以母校为荣。同时,祝愿孩子们以在社会上的建树和价值,回馈母校。

  Yvonne爸爸

  2019年11月29日

  (为尊重隐私,孩子姓名为化名)

云图片

  校长回信

  Yvonne爸爸:

  您好!五周年庆典上匆匆一面,没能跟您坐下来详谈,实在抱歉。这几年来,我无数次看到您来学校参加各种活动,用实际行动 表达对女儿成长的关注,作为校长,真是既欣慰又感动。

  深夜读到您发来的文章《广州耀华学校建校五周年感想》,脑子里闪过无数画面,心中有千言万语。和前几次面谈不同,这回让我也用文字跟您交流吧。

  从事教育多年,从一线教师到一校之长,我始终认为教育是一件实在而又理想主义 的事。

  实在,是因为我们切切实实地面对孩子成长的需求;理想主义,则是我们都很清楚育人讲求的火候 太细微,常常是毫厘之间的得失。

  这份谨慎,是一个教师一个校长守着火候的功夫,也是用心。

  功夫在外,看得见;用心在内,往往不易看见。在教育商业化的语境下,教育者的用心越深,常常越感孤独。过去五年,广州耀华走的路,在许多人眼里或许有些“奇诡”,不易看懂。

  收到您的这封长信,我反反复复读了几遍,心底的那份孤独淡了许多。着手给您写这些文字时,倒有点像围炉夜话,您和我都是要守着火候的人,彼此观照提醒,这把火才能烧得恰当好处。

  对学校褒奖的话,我就一一笑纳,且当作前行路上的能量棒。而您末尾提及的几点建议,是更深刻的洞察,促我们反省和思考。就具体说说几个您关心的话题吧。

  首先,我读到您希望耀华能够在保持人文艺术商科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科学学科建设。这一点我非常赞同。

  在耀华,我们重视的是对孩子科学精神 的培养。未必以人人成为科学家为目标,但是让孩子系统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原理 ,培养他们科学理性的思维模式 ,教他们深刻理解科学的力量及局限 ,避免堕入唯科学主义的狭隘思想 ,才是科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实际上,两年前我们就已经开始布局发展广州耀华的K12 STEM科学课程体系。【编者注: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

  2018-2019幼教部 率先开始。而后又经过一年多的课程设计和筹备,小学部也在今年正式启动了STEM科学课。

  好巧,12月6日是我们小学部 第一次STEM课堂家长开放日,也是小学部孩子们今年第一个项目展示会,欢迎您一如既往前来参观,到时候给我们建议。

  明年,我们将从初中一年级 开始实施STEM项目式科学学习。

  这样我们逐年实现从幼教部到小学乃至中学 一贯制系统科学学习体系。

  严格说,并不是一年做几个实验,搞几次活动就算STEM了。对于广州耀华来说,我们既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大纲 的课程标准,又要将国际高考最高学术标准 融入课程体系中,这绝不是三五天就能出来的。

  创建一个完整严密的课程体系 首先要建立学术标准 ,要确认每个项目的核心技能(Core Skills),驱动问题(Driven Questions ),评估标准(Success Ccriteria),还要准备具体的授课方案(Scheme Work),同时还要做好授课前严格的教师培训。

  真挺不容易的。

  我还了解到,耀中耀华机构层面正在物色驻校科学家 ,会在营造学校科学氛围上有实在的投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其次,让我们讨论对未来的研判。这也是我想谈的重点。

  正是因为有前瞻性的判断,耀中耀华在五年前 就开始探索建立面向未来的学习共同体 (Learning Community)。

  这种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也自然会影响我们对老师的传统评估标准。 因而,对于您文中提到的“老师离上乘之选还有很大距离”,或许我们会因为标准变了 ,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简单来说,在学习共同体强调学科整合的设定后,教师的专业是多元化 的。

  除了传统教师主导的授课技能 外,还包括:能够与其他教师协作 、能够做学科整合 、能够推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能够推动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并能不断自我修正 ,接受新的教学思想 并对自己的教学理念以至教学方法做出适当调整 等等。

  因此,未来的教师,我们最核心的评价标准是,他不仅要知识渊博,更要思维开放;我们对教师强调最多的部分,不是他现在的水平已经到达多高,而是他能否在专业上持续地进步

  六年前,我参加过一次国际教育研讨会,会议筹办方特意邀请了国际学校学生代表作为与会者分享对未来教育的展望,其中一个学生的发言让我印象深刻。

  他认为未来学生不再需要学校 ,也不需要老师 ——

  当他们学习理论知识时可以在家上网,也可以三五成群地在社区利用各种线上资源进行小组讨论;

  当他们需要去磨砺解决问题的技能时,可以通过专业的资源调配平台去到不同的行业机构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与实践;

  他们也可能需要“老师”答疑解惑,但这些“老师”可能是正在做科学研究的专家,例如诺贝尔获奖者,可能是成功的企业主,甚至可能是任何一个行业的领军人物和前瞻者。

  这说明,互联网+下,课堂的革命迟早要来

  到时候,教师一定不会再是知识的灌输者 ,学校和教师都不得不转变角色

  那我们正在建设的,回应这种趋势的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在学习共同体里,所有参与者都是志趣相投的主动学习者

  第一,老师要是一名学习者。

  不管这位老师是211还是985毕业,是北清博士还是牛剑海归,如果不保持一个终身学习 的状态,都不能成为学习社区里一名合格的“老师”。

  第二,老师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功能。

  根据学习者们的需求,他可能充当协调员、导师、仲裁者,也可能担任资源统筹员或讲师等 。总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仅仅灌输知识的老师(Teacher),而是学习的促进者 ( Facilitator)。

  在学习共同体里,不仅是老师,还有校长、非教学人员,甚至家长都是学习社区的一员,也都是学习者之中的一员(我们每年的“家长课堂”项目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

  在学习共同体里,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训练,学习者应该在高内驱力 下,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当下,课堂教学的问题之一是所谓的学习与实践脱节,甚至等于应试,孩子们丧失学习的乐趣和主动性。

  广州耀华开展语文、科学STEM与全球视野项目式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习者们将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 联系起来。

  孩子们带着问题,朝着项目目标努力,探索问题的根源,与“导师”讨论自己的困惑与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团队合作和个人分工,最终将研习成果展现给社区的所有参与者。

  与此同时,孩子们也要学会自己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获取反馈,争取改进。

  我们的学习促进者“老师”们会在项目立项之初,跟所有成员共同制定和分享成功标准( Success Criteria ) ,随后小组评价 ( Team Evaluation),学习者互评( Peer Evaluation )和自我评价 ( Self-evaluation ),能够不断地为学习者提供反馈和各种形成性评估信息 ,方便学习者们再次调整研习进度和探索方向。

  你会看到广州耀华的课堂里,不同学习者不一定时刻都在进行一样的学习活动 ,完成同样的工作纸,我们要做到——满足每个孩子的学习需求

  在信息时代,资源共享大的社会背景下,建设学习共同体必须打破各种资源的界限和垄断

  您提到“广州耀华并不是一所单体学校”,没错,我们背后是承载87年历史的耀中耀华教育机构,我们的机构其实是一个更大的学习社区。

  在这个社区里,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校区,都在持续不断地进行各种专业资源的交互 ,例如楚珩研究所深入各个校区进行各类教学与非教学专业培训,各校区之间的专家互访,工作坊与交流营,SLT(Senior Leadership Team)大会,每年的希望种子音乐会,Knowle Hall与Somerset游学等等不胜枚举。

  就在前不久,广州耀华承办了机构所有中方领导管理的培训工作,来自耀中耀华各个校区的中方管理者们,齐聚广州耀华一起研究学习,互相分享工作经验。

  除了机构的强大支持,我们也把眼光放到更广泛的空间,如我前文所述,社会上各个领域的专家和行业领军人士, 都可以作为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这个学年,我们开始了一个新的项目叫“学而讲堂 ”。我们希望将更多资源引入我们的学习社区。

  去年通过家长引荐,我们邀请到了国内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的专家教授 来学校讲座,今年我们又请到了数学建模的专业团队 来学校指导。

  学校的职责不是仅仅死盯考纲 ,提升考试分数,把学生送进世界名牌大学,而是要真正地为学习者们打造资源共享平台融合中西方的教育教法 ,而不是照抄照搬某个国家本地的教育模式

  这就是我们正在建设的一所学校。

  Yvonne爸爸,听我说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被说晕?欢迎继续跟我们探讨。建设学习共同体不会一成不变,而不变的,就是我们做好这一切的出发点——如何最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顺颂冬安!

  广州耀华国际教育学校

  中方校长 尚尔娜

  2019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