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趣话狗


趣话狗

发布时间:2018-02-27    来源:互联网    阅读:245

九狗图 黄际明、李廷梁/绘

唐诗有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伴随着年终岁末的风雪,我们不经意间已踏入狗年之门。

芸芸众生,人为灵长。在很早以前,人们就懂得将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以满足各种生活需要。草食而又性情温顺之辈容易驯化。肉食动物大多脾气暴躁,桀骜不驯,驯服不易。但凡事都有例外,肉食性动物也有被人驯服并长期与人为伍者,其中就包括狗。狗又称犬,分而言之,则体形大者为犬,体形小者为狗。它们以其对人类特有的依恋和信赖,从野兽群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而犬与焉,且在十二生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按生物学分类,狗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人通过1万余年的繁殖、驯养,已培养出多种忠诚勇武的爱犬。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狗多达400多种,优良品种100多种。其中名犬有藏獒、狮子狗、牧羊犬、娃娃犬、蝴蝶犬、京叭、巴哥、裤裙、贵夫人、猎兔犬、卷毛犬、圣伯纳、博美、鹿狗、腊肠、斑点、斗牛、沙皮、约克夏、凯恩、查理王、阿富汗犬、太行犬、狼狗、黑贝、松狮、细犬、袖狗等名目。虽皆称狗,但千差万别,各具特点。体形高大者超过1米,矮小者仅10余厘米;重者达100余千克,轻者则仅有1千克左右。可分为大型犬、中型犬、小型犬、超小型犬。狗对主人感情淳厚,感觉灵敏,记忆力好,适应性强,智力惊人,对周围环境适应极快。以拟人的方法考察之,其具备多种优点,值得大书特书。

狗有君子风范。狗与狼属血缘近亲,但性格迥异。不知先人们用了何种妙法,能把他们对主人的忠诚度训练到了愚忠的境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狗的性格发生了重大变化,具备了与人相似的某些特点,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机智聪慧、珍惜友情、坚定沉毅,因而备受主人的喜爱,甚至被当作家庭成员,享受着高水平的现代生活。

狗具高尚美德。在漫长而艰苦的狩猎时代,狗为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同时,它们也造就了自己的光辉形象和口碑。孟子有云: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此用来形容它们也属贴切。它们忠于职守、任劳任怨;服从命令、决不迟疑;爱憎分明、不附己见;跟定一人、终身不改。它们简直是古道热肠、视死如归,真勇武忠诚之士也。

狗可充当信使。据《晋书·陆机传》:初,机有骏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留京师,久无家问。笑与犬曰: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不?犬摇尾作声。机乃为书,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唐代诗人李贺曾有“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之诗句,即用此典。

狗曾屡救主人。据《太平广记》,唐代太和年间,广陵人杨生有一爱犬时刻不离身边。一个寒冷的冬日,杨生酒醉卧于荒草中,遇火起风烈,情势紧急。爱犬狂吠而主人不醒,便几次跳入冰冷的水中,以水濡湿四周干草,使主人得以脱险。从此便有了“犬有湿草之恩”的典故。据满族民间传说,大黄狗曾力救他们的老罕王(努尔哈赤),据说从此以后,满族人形成了不食狗肉的习俗。

正因为狗有诸多优点,古人甚至用“犬子”作为自家儿郎之谦称。据《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后人因以“犬子”谦称己子也。

狗虽优点多多,然亦小有瑕疵,那就是由于行事皆看主人的脸色,无丝毫自身主见,加之在主人面前毫不掩饰地谄媚讨好,世人多有“摇尾乞怜”之讥。另外,不讲卫生、喜食秽物、体味儿难闻、大呼小叫、仗势欺人,使人很容易联想起毫无尊严的“狗腿子”的卑微形象。总之,狗集众多优点和缺点于一身,因而所获褒贬不一,甚至是毁多于誉。成语中有不少词与狗有关,但多贬义。诸如“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狗血喷头”“蝇营狗苟”“狗仗人势”“狗尾续貂”“狗皮膏药”“狗彘不若”等等,真是辜负了狗的一片赤诚。

在生活条件恶劣的远古时代,狗的确曾大有作为,而在已无须与野兽和同类肉搏的今天,狗的英雄豪气多无机会展现,体型硕大的猛犬反不如毫无气力的叭狗拥有人气,致使狗留给人的印象是下作多于勇武,从而严重损害了狗的形象。

其实,对狗的态度往往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个性和价值取向。一般而言,性情比较专断的人、有失落感的人更喜欢狗。他们享受狗对他们的忠诚。

以拟人的方法察之,狗属怀有入世价值取向的一类,似乎是儒家学说的信奉者。它们几乎是在忘我工作,纪律性强,忠诚而可靠;整日忧心忡忡,用警惕的目光注视一切;它们思维方式十分僵化而传统,在其眼里,只有主人是“人”,其余皆不足道哉;判定善恶是非之标准唯主人马首是瞻,毫无个人主见。与现代意识格格不入。

狗年到来,又让我们情不自禁地重新凝视我们的老友。作为社会性动物,人与狗确有诸多相通之处。我们都拥有丰富的情感世界,需要相互而非单向的尊重与赏识。但愿狗的利他精神,狗的诚信天性,狗的依恋情怀,能够感染我们的心绪和行为,激励我们追求高尚,追求真诚。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作者:邸永君,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