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艺   >   主持人语:鲁迅精神在当代的细小回响 | 谢有顺


主持人语:鲁迅精神在当代的细小回响 | 谢有顺

发布时间:2019-02-08    来源:互联网    阅读:429

主持人语

文 / 谢有顺

空白

一个世纪以来,鲁迅一直是个特殊的存在,他的精神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之大,无人可及。任何时候,重提鲁迅的写作与人格,都可烛照出我们自身的匮乏。本期的鲁迅专题,四位作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记述了自己对鲁迅的理解——独特的眼光,不羁的文风,可以视为是鲁迅精神在当代的细小回响。

霍俊明的《历史与当代的互证——鲁迅文学精神及其“抬棺人”在当前的缺失》一文,在怒目、抗争、批判的鲁迅之外,展开了一个多面的,“真实的鲁迅”。作者从鲁迅的独立人格、精神生活、现实意识、时代景观、文学自足、文体创新、乡土经验等方面来观察鲁迅的文学精神,讨论当代作家在这些方面的缺失,很有警觉意义。鲁迅所处的是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他所背负的精神重担,以及他这份文学遗产,对于我们这个写作日益碎片化的时代,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因而作者也大声疾呼,要寻找鲁迅精神在当代的“抬棺人”!

李浩的《被遗忘的鲁迅先生的遗产》,则从鲁迅对“小说”这一文体的创造性变革出发,重新反思启蒙在当下的意义。他认为,“小说的启蒙性是小说存在的价值之一,甚至是首要的价值”。在鲁迅的小说中,在阿Q、狂人、孔乙己和祥林嫂身上,我们读到了一种属于民族精神内质的共性,而这种认知的共性,恰恰是当代小说中所缺的。当代的小说写作,不仅趋向于媚俗,也缺乏作者所言的“鲁迅最伟大的遗产之一”的“拿来主义”。那种影响的焦虑,甚至已经变成了视一切外来的经验技术为洪水猛兽的地步。

与前述两位不同的是,王威廉的《鲁迅的目光》一文,则从个体的写作经验出发,回溯自身成长中所接受的鲁迅文学精神。作为一个“80后”作家,王威廉注意到了鲁迅写作中的“真诚”,以及鲁迅在面对自身时勇于剖析的悲悯,这些精神资源,无形中影响了后续作家的写作。正如王威廉所感慨的那样,在一个商业化的时代,人与人、人与现实的关系已经越来越疏远,“个人变得越来越虚弱无力”,因此,鲁迅所具有的强大的精神主体力量,在当代写作中就变得异常重要。

在青年作家的写作中,有像王威廉这种认同鲁迅文学精神的,也有一些更年轻的“90后”作家,并不认为鲁迅是其创作的主要精神资源。赵依的《一份提纲:关于鲁迅文学精神在青年写作中的缺失》,关注到了当下多维文学生态中的“90后”作家对于鲁迅的态度。在年轻作家的想象中,鲁迅文学精神是充满不确定性的。这种鲁迅精神在当代的“变异”,似乎是一种必然;青年写作中鲁迅文学精神的缺失,可能更像是一种宿命的存在。在现有的“90后”写作中,已经不存在一种整体的、确定性的鲁迅精神。亚文化和后现代语境中,写作如何延续鲁迅的文学精神,对青年作家来说,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或许,讨论鲁迅文学精神在当代的缺失,首先要确定的是鲁迅文学精神到底是什么。这四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是独立人格?是启蒙意识?是精神主体?或者就是混沌的不确定的答案?尽管四位作者在年龄层次、阅读背景、价值取向等方面有着诸多差异,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指出了鲁迅精神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这个充满变化的年代,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鲁迅文学精神?如何通过和一种体量庞大的人格与语言对话,以进一步辨识我是什么、中国是什么?这依然是当下写作急需回答的重大问题。所幸,当新的价值迷茫来袭,我们总会想起鲁迅,他好像是一个永不会过时的价值参照,他的作品也总是常读常新。这期的四篇文章,就是一个例证,它们充分证明了对鲁迅的理解其实是开放的,也是难以穷尽的。

谢有顺 著名教授、学者、文学批评家。

无畏的太阳

青年作家

第一个模板。

>>>>>>访谈<<<<<<